“揭開金融的奧秘”系列投教短文
發布時間:
2024-03-14
來源:
金融產品:腦洞大開還是換個馬甲?
股票、債券、期貨、黃金……金融產品種類繁多,讓人眼花繚亂。在原始借貸的基礎上,人類充分發揮了想象力,金融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盡管各種金融產品具體表現形式、交易規則千變萬化,但是從本質上看,它們都是用于信用活動并證明債權債務關系存續的合法憑證。
常見的原生金融產品
股票
股票是證明投資者擁有公司所有權的憑證,類似“會員證”。
股東(投資者)根據持有股票的多少(出資比例)享有一定的企業經營管理、利潤分成的權利。通常投資多的機構或個人,類似“VIP會員”,享有的權利越多。
商戰電視劇的一個經典場面就是獲得51%股權支持的人,就可以控制公司,決定公司經營。對應的出錢少的就是“普通會員”,比如我們在股市買了100股某只股票,所擁有的權利基本上只有分紅,投票權因為太少,對公司影響甚微。
債券
債券是表明債權債務關系的一種憑證類似“借條”
發行債券的是借款人,也稱“債務人”購買債券的是出借人,也稱“債權人”。根據憑證的規定,到了一定時間,債務人必須歸還本金和利息。比如我們常見的國庫券,國家為發行者,機構、銀行及個人都可以購買債券,持有三年期國庫券意味著,每年能獲得利息三年后可以得到歸還的本金。
基金
基金廣義上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以及各種基金會的基金。狹義上我們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指一種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簡單說就是把投資者的錢集中起來,管理人進行金融投資,無論是收益還是虧損,都按投資份額進行分攤。在金融市場中,基金是一種金融產品,而且是普通投資者廣泛參與的一種金融產品。
金融衍生產品
金融衍生產品是以原生金融產品為基礎,結合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等主要交易形式形成的金融合約。
比如在股票的基礎上,出現了股票期權。股指期貨。前者買賣的對象是未來買賣某種股票的權利,后者是股票指數(如上證指數)的點數。
金融衍生產品的價值取決于人們對原生金融產品價格的預期,帶著很強的虛擬性。如果將實體經濟比作土壤,原生金融產品就是這個土壤里長出的一棵樹,有的人覺得到秋天它會結滿很多飽滿的果實,有的人覺得它只能結壞果子;有的人是理性地進行判斷,也有的人僅僅是“我覺得”充滿了不確定性。再加上大多數衍生產品都是采用保證金制度,自帶杠桿,風險性相對更高。
遠期
遠期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時期按照預先簽訂的協議交換某一特定資產的合約。
期貨
期貨合約與遠期合約十分相似,但是它采用標準化的合約,在有形市場交易。依交易對象的不同,期貨交易有商品期貨交易(原油、黃金、棉花等)和金融期貨交易(貨幣、利率股票價格指數等)兩大類。
期權
期權交易是一種在事先確定的貨幣、股票和債券等產品的交易日或期間內,以預先確定的價格進行“買的權利”或“賣的權利”的交易。它實質上是一種選擇權的交易。
互換
互換,是指交易雙方依據事先約定的規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互相交換一系列現金流(本金、利息、價差等)的交易行為。主要有貨幣互換、利率互換,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其他變異互換產品。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
相關資訊